黄骅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因纪念1943年牺牲于此的冀鲁边区司令员、革命烈士黄骅而得名。位于河北省东部,渤海湾西岸,总面积1544.7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辖10个乡镇、327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黄骅市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位置和环京津枢纽地带,是沧州渤海新区的核心区,渤海新区管委会、南大港产业园区(农场)、中捷产业园区(农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芦盐场坐落于境内,是原盐、石化、五金、汽车等工业生产基地。
黄骅市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境内有国际深水亿吨大港黄骅港,是河北省东出西联的出海口和桥头堡,朔黄铁路、沧港铁路、邯邢黄铁路联通腹地,荣乌高速、黄石高速、沿海高速、205国道、228国道、307国道、337国道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分别增长13.8%和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218元、16346元,分别增长8%和9%。羊二庄镇成为沧州市首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乡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黄骅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开拓了“网格化”管理、“清脏治乱”和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新模式,文明城市创建硕果累累。
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黄骅,领略黄骅市的创城风采吧!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争牌子、得荣誉,而且要通过创建实现城市管理上水平、镇村建设上水平、生活质量上水平、营商环境上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品质黄骅”是群众之盼,让群众享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红利,更是增强幸福感和品质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常态长效,创文当作一场“城市革命”
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对城市进行一场革命,让城市面貌和城市管理脱胎换骨。近年来,黄骅市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大力实施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打通、绿化美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规划了“南工北文西体东商中居”的城市布局,打造出“一环七横十纵”的路网框架及“五湖四海五河十园一山”的园林水系。“拆临拆违”2000余处,拆出公平民心,开拓公共空间;将荻子坑、六道嘴等11处“垃圾坑”变身景观湖;改造提升背街小巷600余条,让居民彻底告别了“晴天蚊蝇飞、雨天泥泞路”的脏乱环境;森林公园、地坤湖公园、文萃园等23个公园、游园建设,更是使得老百姓迈出家门就能进入绿色休闲场所。
全市120多个帮扶单位,充分调动本系统人财物等资源,积极深入326个小区,108条分包路段责任区,开展“清脏治乱”、清理楼道“牛皮癣”、设置公益广告等专项行动。行动共计清理小广告30余万平方米,粉刷墙体50余万平方米,制作安装公益广告牌4000余块,发放文明停车温馨提示1万余份。两万余人次投身于分包帮扶活动中,劝导店外经营、乱扔乱倒、违章行驶等不文明行为,常态化、长效化创建逐步形成。
背街小巷变身“艺术长廊”
强基惠民,激活社区这个“文明细胞”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只有社区将创文工作做好,文明城市才能名副其实。按照“全覆盖、高标准”的原则,黄骅在全市设立31个社区,划分了201个网格,聘请了600多名网格员。并投资1200余万元对社区居委会用房进行达标提升。社区居委会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到3000平方米,功能室由从前单纯的社区办公室,新增到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20多个,实现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址议事、有章理事”。
胡同论坛
举办“千户包粽子,万人迎端午”活动
“居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这是我们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骅东街道办主任孙福强说。各个社区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家庭评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美丽的花园、文明的乐园、和谐的家园。
“楼道文化”点亮和谐社区
全民参与,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城市形象的好坏也最终反映在市民素质上。黄骅市把提升市民素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和灵魂工程来抓,重点改变部分市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等陋习,号召全民传播践行文明礼仪、投身文明创建,使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强化用法治理念抓公共秩序,黄骅市相继推出了《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的通告》《关于加强城市“牛皮癣”广告清理整治的通告》《关于清理违法占道停放车辆的通告》等举措,对乱贴乱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常态化治理,并且每周曝光。
为有效治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交警、城管等部门联手,在渤海路、红旗大街、沧海路等18条主次干道和便道增划110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对乱停乱放行为开展不间断巡查,并鼓励市民对车辆违停行为进行举报。目前,市区违停、乱停现象已大为改观。
文明严管示范街
各门店前的“脏乱差”现象也是文明创建中的顽疾。黄骅市确定了中心路、信誉楼大街等8条街道为文明严管示范街,制定了创建标准并做成标牌安置于道路显著位置。发放《致广大沿街经营业主的一封信》,确保沿街商铺、单位清楚并切实履行责任区范围内的“门前五包”义务。同时,在各条文明严管示范街公示商户信用评定与红黑榜,实行动态管理的激励与惩罚机制。
大数据中心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
“961890”是黄骅市依托大数据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开通的服务热线,将全市政务类电话和服务类电话全部整合在一起,实行24小时、365天全天候服务,实现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一体化、数字化。热线开通半年多以来,共收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3133个,解决2917个,办结率达93%,成为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又一个便捷渠道。
崇德尚善,书写品质黄骅的“文明高度”
城市的文明,归根结底,其实是人的文明。人心所向,正是城市文明精神所聚。在创建中,黄骅市注重夯实道德之基,培育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走在城区繁华的街道,LED屏幕上播放着一个个内容丰富、触动人心的公益广告;街头巷尾、工地围挡、公交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医院、学校、商场、宾馆、服务厅出入口处设置文明礼仪提示牌,潜移默化中引领文明意识。
暖心早餐
2014年初,由渤海魂志愿者协会、黄骅团市委创办了“暖心早餐”公益项目。如今,3家“暖心早餐”屋常年为黄骅600多位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并接到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捐赠,累计超90万元。“暖心早餐”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在黄骅,像红色朝阳、渤海魂这样较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团队有20余支,全市注册志愿者总人数6.3万人,组建了“爱心联盟”,启动了暖心早餐、爱心墙、安全交通走廊、爱心驿站、爱心送考等30多项爱心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覆盖领域越来越宽,服务越来越向常态化发展。在农村,崇德向善的乡风也已经深入人心。
积极培树表彰道德模范
按照“一个典型感动一座城市,一位好人带动满城新风”的思路,黄骅市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尊老孝亲等典型事迹、典型人物进行大力挖掘、宣传、表彰。捐肾救大姑姐的韩培兰、全国见义勇为司机尹广、为救同学用手臂挡住砍刀的“史上最帅班长”张正、“2·28”冰河救人群体、跳海救人老船长刘洪华……全市近年来涌现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2050人次,其中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等国家级荣誉的51人次。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成为文明城市创建中一项重要内容。走进黄骅市学院路小学,随处可见公益广告、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语。课程中也增加了诚信理念、感恩教育等内容。“结合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我校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演讲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开办‘垃圾兑换银行’‘小手拉大手,文明你我他’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学院路小学校长张玉树说。
黄骅市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优秀童谣传唱、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等主题活动。城管、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做好校园周边无证摊点、网吧、小商贩的清理整顿工作,真正实现校园内风清气正,校园周边绿色清雅的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井然
文明创建,塑造了城市的“筋”与“骨”,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与“质”。
对于未来,黄骅市长宋忠秋充满期待:“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我们会再接再厉,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以创建促各项工作提升,让广大市民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