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经典!遵化这个地方为啥持续火爆!看看专家的权威答案!

作者:遵化文明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17-07-03 00:00:00

最近沙石峪火了,火得“一塌糊涂”,因为啥?因为一代代沙石峪人艰苦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当代愚公”精神,是新时期遵化人重返百强,再创辉煌的精神法宝!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历史传承不能忘记,愚公精神不能忘记。新时期的遵化人民在市委、市政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已救自己的自信自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执着担当、对事不对人的公平正义、人人一把号、共吹一个调的同心同德”谱写了新时代的凯歌!




那沙石峪具备怎样的时代内涵和当代内涵?听听专家怎么说?


小编

沙石峪精神有哪些时代内涵?

专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沙石峪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条件下,凭着手刨肩挑,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创造了当代“活愚公”壮举。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沙石峪精神。

坚定信仰、团结协作是沙石峪精神的关键。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征途上无论遇到大河还是高山,都有理想的精神支撑,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六十多年前,沙石峪人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不等不靠,敢于担当,用大锤砸,用尖镐凿,用双手挖,硬是把满地青石板揭去一层。为了加厚土层,张贵顺提出“社员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带点土”的口号。十几天时间,青石板上一亩田被垫起了二尺半,村民总计行程1万多公里,挑土4600多担。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个,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200亩大寨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沙石峪精神的核心。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之一,它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呈现出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沙石峪原来农业自然条件恶劣,缺水少土,生活艰苦。上世纪60年代,在村支书张贵顺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精神,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力量将事情办好。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一面旗帜。经过张贵顺、闫福忠、闫宝庭等为代表的几代“愚公”的艰苦奋斗,沙石峪村改变了山多田少的历史,沙石峪人民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写下了“当代活愚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美诗篇。

勤奋实干、无私奉献是沙石峪精神的基础。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句话深刻诠释了“干部干事”“为官有为”的真谛。

六十多年前,沙石峪的领导干部们带头上山干活,就这样不靠神仙不靠天一旦群众乐意挥舞起铁镐,有很多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是什么让沙石峪村群众乐意挥舞起他们的铁镐呢?是沙石峪村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干部是庄稼人,是带路人。一切是‘干’字当先:有什么困难?干!有什么困难?干部带头干!”

小编

那新时代沙石峪精神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发展?

专家

以坚定信仰、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以勤奋实干、无私奉献为基础,是老一代沙石峪人几十年形成和凝聚的精神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六十年代沙石峪人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坚强意志创造了人间奇迹,而在新世纪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勤劳智慧的沙石峪人,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正弘扬传承着当代愚公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铸就了新时代沙石峪精神。

牢记宗旨、责任担当是沙石峪精神的力量源泉。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党员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书记张贵顺也曾发动全村群众大讨论,努力摆脱“以粮为纲”的束缚,制定了发展多样化种植的远景,将“一亩粮田半亩园”改造成“一亩果园半亩田”的经营模式。沙石峪第二代领导班子上来以后,按照老书记的嘱托,从基础做起。1984年修水渠1000多米,新栽果树50000多棵。1986年又发展果树100多亩10000多棵,荒山造林700多亩,实现了荒山全部绿化。今天,沙石峪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领导班子了,他们一辈传一辈,带领着沙石峪人努力奋斗着。

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是沙石峪精神的弘扬和拓展。

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败、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近十年来,沙石峪人累计投资800余万,出义务工6万多个,先后建起纪念馆、完成村庄绿化、修建生态广场,竖起太阳能路灯、绘制“愚公精神”文化墙、架起葡萄文化长廊,一个柔美、和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来自于党支部的坚强有力和党员队伍的示范带动。他们在全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亮出身份、亮出权责、亮出形象,评选星级党员”为内容的“三亮一评”活动,使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遇到实惠党员让,群众有难党员帮,急难险重党员上”就是沙石峪村干部率先垂范最直接的体现。无私赢得信任,民主凝聚力量。沙石峪村所有重大决策都交给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乃至全体村民讨论,村里每年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都在20次以上,真正做到了村里的事儿由大伙儿说了算。正是由于这种“透明管理、民主决策”机制的落实,沙石峪党支部一班人清正廉洁、以上率下,使沙石峪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创新富民,敬业为民是沙石峪精神的升华与凝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敬业为民是好干部的首要标准,好干部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奉献精神。

沙石峪继承、发扬沙石峪的愚公精神,将3000亩山场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山林,新栽植了100亩樱桃和核桃。走进沙石峪,葡萄园、樱桃园、核桃园,园园相连。春天,繁花似锦;秋天,硕果累累。沙石峪村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近年来沙石峪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了“五项工程”:一是污染企业拆迁工程。二是荒山披绿工程。三是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四是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五是红色旅游开发工程。

小编

沙石峪精神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是什么?

专家

沙石峪精神虽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沙石峪精神有利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实现之时,也就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之日。民族梦、国家梦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的梦上,着眼点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石峪村村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村的干部对社员好!”群众从心坎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可是,却那么亲切,那么深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说:“要把生产闹好,必须发动群众;要想发动群众,必须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爱护群众利益。八路军当年为啥能打胜仗?还不是因为它来自人民,爱护人民,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弘扬沙石峪精神有利于“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念的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28日下午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句话令人倍感鼓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石峪村支书张贵顺等在学习了耿长锁办互助组的经验后,连续三天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和群众大会,他详细介绍了互助合作的意义,并激动地讲道:“毛主席给咱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这就是组织起来,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由穷变富,奔向社会主义”。沙石峪人从成立互助组、建立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找到了跟党走的方法和途径。靠信仰、靠实干起家的干部群众跟党走的信念始终没有变,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始终没有变。

弘扬沙石峪精神有利于精准扶贫思想的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石峪自然条件恶劣,缺水少土,生活艰苦。在村支书张贵顺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精神,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力量将事情办好。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一面旗帜

弘扬沙石峪精神有利于“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当年沙石峪人不靠神仙不靠天,靠他们的艰苦奋斗把北山石头撬开,垒起坝阶,整成梯田。当时在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下,村干部身先士卒。干部是庄稼人,是带路人。一切是‘干’字当先:有什么困难?干!有什么困难?干部带头干!”这种干劲、这种精神,使“青石板上创高产”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与现实。

弘扬沙石峪精神有利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最根本的精随所在,秉承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建设理念。“一带一路”是一个国家战略,只有主动融入到国家战略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1966年4月29日、1967年2月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陪同阿尔巴尼亚贵宾乘直升飞机飞抵沙石峪视察,看到此情此景,称赞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当时,阿尔巴尼亚贵宾感叹道:沙石峪是一所世界大学校,全世界都应该学习这里的现代愚公精神。几十年来,先后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约5000人、全国各地150多万人到这里参观。

到过沙石峪的国际友人对当时的沙石峪精神由衷佩服与感叹:人,如果有了这种精神,没有不可以办到的事。如今,站位“一带一路”风口,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助“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容,更加需要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的弘扬与激励。让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通过“共商、共建、共赢”的丝路精神对接,为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贡献精神动力。


小编有话说

沙石峪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启示我们:一方面,要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内容,善于应用历史的经验和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民族精神,广吸博纳,注重创造和培育新的精神财富。唯有实现民族精神传统与现实的统一,才能引导我们的民族更加迅速、稳健地走向未来,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当年凭借着让高山低头、令河水改道的愚公精神,沙石峪人用铁肩膀、铁手掌、铁脚板创造了人间奇迹。今天,沙石峪人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注重“当代愚公”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凝聚与升华、承接与延展,使“当代愚公”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 友情链接

        河北      贵州      北京      四川      重庆      山东      湖北      云南      福建       上海      陕西      辽宁      新疆      安徽      甘肃      黑龙江      浙江      广东      山西       海南      江西      宁夏      湖南      河南      广西          芜湖      威海      武汉      绍兴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