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作为遵化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未成年人工作部的牵头单位负责人,教育局局长周璇代表我市进行了典型发言。
伙伴儿们,在河北省2019年文明城市半年暗访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工作取的好成绩,在全省县级市、县序列中名列前茅,受到省文明办通报表扬。
具体成绩包括
1、城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分
责任单位:妇联、华明路街道办、文化路街道办、住建局
2、主干道5分、次干道5分、主要商业大街10分
责任单位:城管局、公安局、住建局、民政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环卫处
3、公共广场10分
责任单位:城管局、环卫处
4、小学42.5分
责任单位:教育局、公安局、城管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局、卫健局、工信局、烟草专卖局、环卫处
5、公共文化设施7.5分、网吧10分
责任单位:文广旅局
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5分
责任单位:新店子镇
7、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分
责任单位:市卫健局、人民医院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凝聚了各责任单位的汗水与付出
凝聚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
接下来
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
健全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便于指导各职能部门开展创建活动。
一是在创城之初,市创城指挥部成立了主管副市长任部长,以教育局为牵头单位,城管局、工信局、文广旅局等30余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未成年人工作部,全面统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三是实行“清单式交办 销号式管理”,根据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根据日常督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导组负责督办整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真正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举措,营造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抓“净化”。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联合城管局、文广旅局、卫健局、烟草局、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多次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和流动商贩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日常巡查,加大对“三无产品”、不合规范出版物的处罚力度,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二抓“建设”。依托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不断丰富未成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利用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里各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等教育载体,强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使未成年人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时代精神的特色。
三抓宣传。根据每所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创建等方面的公益广告、橱窗,使文明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大屏,适时播放宣传片、标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六个好”根植于学生内心。推进未成年人公益广告提档升级,组织开展“公益广告创意大赛”,征集彰显遵化教育特色的高品位未成年人公益广告800余份,增设宣传橱窗、展板5000余处。
整合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一是以学校为主阵地,抓好德育工作。依托“名师工程”,全面实施“阶梯式”教师培养策略,不断扩大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建立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结对帮扶网络,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一带三”帮扶全覆盖。逐年打造省市级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800余人,优质德育队伍不断壮大。逐年评选“精品德育课堂”100节,举办“落实课程育人主渠道”现场会,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以家庭为主课堂,抓好家教工作。依托妇联“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不断加强家风建设;联合社区积极推动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常态开展家教知识传授和家庭影响力提升的家长培训活动,大力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互访互动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家校合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以社会为核心,彰显人文关怀。广泛发动社会爱心公益组织,围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完善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城管、交警护学岗九年来从未间断,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保驾护航,全面化解堵点,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大力实施文明校园创建工程
一是完善档案整理机制。从业务科室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档案小组,负责档案的日常收集与整理。《测评体系》下发后,第一组织专题会议进行学习,明确档案上报各项内容;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使各项任务责任到人;提前谋划档案上传工作,做到档案资料完整收集、系统整理,按时高质上传。
二是扮靓校园环境。教育局不断强化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着力解决校园环境不优雅、育人氛围不浓厚等问题。依据国家校园绿化标准和“花园式”学校要求,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分区域打造美化绿化标杆校25所,最美校园30所。创新自然景观和文明校园宣传氛围深度融合,形成了第一实验小学“空中花园”、第一中学“绿色诗歌园地”、洪山口九年一贯制学校“传统艺术文化长廊”等一大批彰显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明品牌。
三是深化典型引领。近年来,教育局以“精神文明引领学校发展”为宗旨,相继出台《遵化市文明校园创建发展规划》和《遵化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攻坚组,采取“培树典型,整体推进,点亮品牌”创建模式,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纵向深化、横向拓展。强化引领提升,分区域精选一小、一中、铁厂中心小学、梁屯中心小学等15所学校进行重点打造,常态开展专题培训、交流互鉴、观摩拉链等对标赶超活动,通过层层表彰,推优晋级,树立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文明校园品牌,极大激发了各级各类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热情,掀起了全市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热潮。
三年来,涌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集体65个,优秀个人90人,培树遵化市级文明校园85所,争创唐山市级文明校园8所,唐山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7所,遵化一中省级文明校园地位得到连续巩固,教育局也被评为唐山市级文明单位。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遵化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实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三结合”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满油、鼓足劲,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涵,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