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展示遵化建市3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务实尚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新时期遵化人文情怀,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共同开展了“三十而励•非凡十年——喜迎二十大、见证三十年、筑梦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全市各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现将来稿进行分期选登,以飨读者。
见证遵化城市环境的变迁
作者: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廖丽丽
作为一名“环卫人”,我们每天用双手装扮城市,守护并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回顾二十年的环卫工作经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遵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自2019年起,市政府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在全市乡村实施了市场化保洁作业,道路有人管、垃圾有人运,全市乡村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生活垃圾100%实现了无害化处理。随后,更是通过加强制度保障、强化队伍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者大扫除活动和美丽家园拉练观摩活动,从而使我市乡村街道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由最初的清垃圾、清杂物,到后来的粉刷墙体、绿化美化,现已提升到绘制文化墙挖掘乡村文化、打造新时期乡村文明主题的新层次,新农村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乡镇村庄的印象。我市该项工作在唐山市历次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排名都名列前茅,省人居办领导来遵调研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更是取得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国家级荣誉。
城区环卫清扫作业实现机械化。由简单传统的人工清扫保洁及车辆洒水转变到如今的实施分区划片作业,主次干路实施“洗+扫+洒+冲+保”组合模式,并配备洗扫车、洒水车、干扫车、雾泡车,常态化开展梯队作业和洒水、洗扫、喷雾抑尘联合作业。清扫作业不仅实现机械化,还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各类清扫作业车辆的行驶轨迹、作业时间、作业视频等相关数据都能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后台管理人员通过传回的数据,就可以远程对车辆和人员实施监管,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
清运作业上实施环卫一体化。2018年实施环卫一体化作业后,对城区传统地上垃圾池、地下垃圾箱进行了改造,摆放了240升垃圾桶,逐步接手了各小区、单位生活垃圾的清运作业,购置了垃圾压缩车,城区垃圾清运达到密闭运输;并且目前全市各单位、社区正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清掏作业上,不断改善居民如厕环境,全市已无旱厕,全部为水冲公厕,达到4座/平方公里,同时正在城区公厕推广网上“找厕”小程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如厕。同时建立了公厕管理长效机制和日常维护制度,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不断提升厕内外附属设施及卫生管理,广大市民如厕环境越来越好了。
环卫设备之变源于社会发展之变,市容市貌之变折射城市文明之变。市民群众的文明行为更加普遍了,环卫工人获得的尊重和支持更多了、社会认可度提高了、职业认同感更强了,这些无一不在反映我们的家乡在发展,家乡的人民在进步。近年来,我市先后取得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河北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作为环卫一员,我们的心声就是——比起设备更新换代、技术不断提升带来的便利,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家乡环境的巨大变迁,以及社会对我们这份职业的认可与尊重越来越强,这些都让我们坚守环卫一线的决心更加坚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